大咖云集傳承民族醫藥特色 2017中原肛腸全國高峰論壇勝利召開
2017年12月1日-3日,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2017中原肛腸全國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五洲大酒店會議中心勝利召開!本次論壇由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共同主辦,旨在繼承和發揚祖國民族醫藥特色和優勢,進一步促進我國肛腸事業的發展。相關領導、專家及各地市肛腸科醫師等共450余人參與了此次盛會。
大會主席臺
席作武教授主持開幕式
會議開幕式由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副會長、河南省名中醫、河南省中醫院肛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席作武教授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研究會會長、河南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崔應麟教授致開幕詞,重申了大會的宗旨,向大家全面介紹了河南省中醫院及肛腸科近些年來的發展及取得的成果,并預祝大家在此次大咖云集的學術分享盛宴上滿載而歸,會議圓滿成功。
崔應麟教授作重要講話
本次會議邀請到的專家有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分會會長、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原院長、博導高春芳少將;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博導任東林教授;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肛腸分會會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博導李國棟教授;全國名老中醫、鄭州大腸肛門病醫院宋光瑞院長;全國名老中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東岳教授、王旭教授;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固脫療法學會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博導趙寶明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副會長、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書記張虹璽教授;中國非公立醫院協會肛腸分會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博導劉仍海教授;中國便秘協會會長四川省成都肛腸??漆t院博導楊向東教授;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肛腸分會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博導曹永清教授;中國中醫藥民間研究開發協會肛腸分會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博導張燕生教授;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肛腸專家委員會會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賈小強教授。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李華山教授、湖南省人民醫院黃忠誠教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榮新奇教授、西安市中醫院梁靖華教授、貴州省中醫醫院曹波教授、湖北省中醫院林愛珍教授、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柳越冬教授、浙江省人民醫院屠世良教授、江蘇省中醫院谷云飛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福建省人民醫院石榮教授、成都肛腸??漆t院賀平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平良教授、上海市中醫醫院郭修田教授、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魏峰明教授、上海市東醫院陳少明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曲牟文教授、云南省中醫院謝均教授、內蒙中蒙醫院馬富明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洪子夫教授等36位國內知名專家;以及王貴憲、宋太平、張龍江、李春陽、張相安等15位省內肛腸屆知名專家。蒞臨本次會議的專家及嘉賓有四百五十余人。
李國棟會長發表講話
李國棟會長對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工作進行簡要總結,對學會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2018年的工作安排做了詳細安排。他強調學術的交流不僅能讓大家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同時讓中國的民族醫藥的發展和發揚有升華和提高,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的使命就是要充分發揮少數民族醫藥的優勢。通過調查研究,目前成立了五個名族醫藥協作組,有藏醫、蒙醫、彝醫、苗醫、維醫,通過協作組的成立,希望能夠更好的把少數民族醫學的優勢發揮出來,也要把少數民族的經方和驗方進行整理出版。
會議期間,公布了新增副秘書長、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理事名單,并為新當選的副秘書長、副會長及少數民族醫藥協作組代表頒發證書和牌匾。
隨后,論壇先后開展了全國基層肛腸醫師臨床技術培訓班、河南省肛腸疾病新技術推廣學習班、河南省內痔注射技術(芍倍)暨肛腸疾病民族醫藥診治新進展高級培訓班。任東林副院長的《骶尾部腫物的綜合治療》學術報告正式拉開了此次學術分享的序幕,各位肛腸疾病界專家們陸續做了《注射療法藥理作用與應用技巧》、《器官脫垂與固脫技術》、《痔瘡微創—個體化治療》、《助陽理論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芍倍注射治痔技術及痔病治療》等數場精彩的學術報告,授課專家分別對近年來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腸疾病的新技術、新方法、新項目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把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的寶貴經驗、體會、技巧進行了分享,使在場的學員們受益匪淺。
會議全程在健康大河南進行實況直播,未能來到會場的人員也通過直播進行了學習。
席作武教授作《芍倍注射治痔技術及痔病治療》精彩演講
授課專家分別做精彩學術報告
會后,席作武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大會以民族醫藥特色為核心,對近年來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腸疾病的新技術、新方法、新項目等多方面進行探討和交流,為全國肛腸同仁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
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進一步促進了肛腸疾病新技術、新方法、新項目的推廣和提高,擴大了在河南肛腸診療技術在國內乃至國際的影響力,為國內肛腸疾病學術的進步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必將推動我國肛腸事業的蓬勃發展。